×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专业建设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 2010-07-29 |   访问次数:6 次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信息管理基础理论,熟悉金融、税务业务。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专业素质。能适应生产、管理及服务一线需要的管理人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熟悉企事业财务、办公软件应用,并具有一定的跨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毕业生面向银行、保险、财税、商贸等行业从事信息管理,也可从事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统计及企业财务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人才规格

从社会需求和实际工作岗位划分来看,从事经济信息管理的人才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高级经济信息管理人才、中级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和初级经济信息管理人才。高职高专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层次定位应该以中级经济信息管理人才为主,兼顾高级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培养。

1、知识要求

1)具有高等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必备的经济信息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素质和必要的经济学,管理学,财政金融学,信息学及网络管理的基础知识。

3)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原理和企业策划的基本理论,懂得市场营销和企业经营的基本方法。

4)掌握统计、税务、证券投资等有关知识和有关经济法规。

4)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类软件操作方法及实施网络管理。掌握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维护。

5)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程序设计。

6)掌握网络银行等金融电子化的应用,掌握会计电算化等财会知识,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办公事务处理和企业经营管理

2、能力要求

1)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能力;

2)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统计分析和信息资源建设能力;

3)能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各种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4)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维护能力;

5)具有数据库应用开发和管理维护能力;

6)阅读本专业英语资料的能力;

7)自我学习、知识技能的更新、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具有热爱祖国、爱同学同事、爱家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践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2)道德素质: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3)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身心素质:掌握并爱好一种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军事知识。

2)职业素质

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探索改革精神:尽量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

4)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三、学制及招生对象

学制: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三校生。

四、人才培养模式

(一)入学及毕业教育

入学及毕业教育是学生认识所学专业、规划大学生活及职业生涯的重要前提。本专业新生入学时需接受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辅导员需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和教育,使其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结合专业特点做出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是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加强纪律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常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军事训练由学校统一安排,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军事训练的考核由学生管理部门协助军训人员共同实施,参加军事训练并经过考核合格(军事训练与理论教学为两周)。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见附表1

(四)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专业技能训练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两部分。基本技能指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是指企业经济信息的获取,整理、统计,会计、税务、金融业务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校内实验实训课程、职业技能比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参观学习以及业务实习的方式展开。本专业单独进行职业技能的考核。

(五)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社会调查由学院团委负责组织,由专业教师进行选题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的时间以三周为宜,学生应根据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评分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记入学生档案。

(六)社会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和劳动意识。公益活动可以由学院统一安排也可以由学院团委组织安排。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一次学院或系(部)组织的社会性公益劳动。公益活动的考核由团委实施,参加公益活动并经过素质拓展认证。

(七)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第五学期初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布置,第六学期末完成设计和答辩工作。

五、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旨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经验的养成,培养学生将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运用于工作的能力,利用感性认识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由入学及毕业教育、军事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课内实验、独立或综合实训)、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内容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安排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网络技术应用实习

36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训

36

 

       

会计/统计工具软件使用

36

   

     

信息存储与检索实训

36

     

   

经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18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18

         

    

180

36

36

36

36

18

18

(二)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应获取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为: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合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

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三)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具备了一定专业素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具体条件如个人兴趣特长等,于第六学期选择到各单位进行的业务实习或锻炼。学生要充分利用学院、系就业指导机构为其提供的相关信息和实习渠道,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实习机会,为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而努力。毕业实习为二至三个月,提交以实习单位加盖公章的实习报告作为考核依据。

六、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学时分配

        

学 时 数

百 分 比

理 论

学 时

分 配

公共基础课

578

31.2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选修课)

1272

68.8

 

   

1850

 

54.8

实 践

学 时

分 配

实验、实习、实训

842

55.2

 

工厂企业实习、社会实践

682

44.8

 

   

1524

 

45.2

    

3374

   

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

1.21 1

注:实践教学含军训80学时,岗位职业素质培训80学时。

七、毕业条件

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或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合格,准予毕业。

两种证书结构要求如下(任一组证书结构均可):

1、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证书 + 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 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2、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证书 + 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 专业综合技能测试成绩合格单。

八、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市场营销学、企业经营管理务实、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概论、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与务实、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证券与投资、财经写作、艺术鉴赏等。

(一)经济学原理

本课程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将系统学习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理论基础,基本要素,经济效果原理,可比性原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经济等值原理,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不确定分析方法及项目群的比选方法等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围绕设备更新,技术进步,价值分析等不同领域的技术经济问题,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的应用。

(二)管理学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国家及其财政的职能必然有所转换和发展。主要包括:(1)财政基本理论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基本职能;(2)财政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3)财政收支结构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系;(4)财政与宏观经济调控及其财政、货币政策;(5)财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等五个部分。

(三)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是研究企业营销行为及其内在规律的应用科学。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信息调研与预测,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竞争战略分析,价格策略,营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市场营销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内容。

(四)企业经营管理务实

本课程以现代化社会的各种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基本运行规律,是运用基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有关成果研究管理过程的综合性、交叉性科学。学习管理学,要了解有关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更好的为中国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服务。内容包括: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管理技术与营销策略,股份公司管理,企业跨国经营等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及分类,数据通信基础,典型的计算机局域网原理,技术与实现,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交换技术,结构化布线系统,英特网实用技术及其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的实用技术及其应用。

(六)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网络建设和网络管理技术,使学生将网络理论、技术、应用融为一体,是一门结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

(七)数据库应用

 主要讲授数据库有关概念、关系数据模型、关系运用理论、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数据库互联技术、终端用户信息访问。Web数据库开发方法、使用MYSQL语言进行网络数据库编程和Web数据库开发的应用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使用MYSQL语言进行网络数据采集和应用能力。

(八)经济法

主要讲授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经济组织法、市场管理法、经济司法、经济仲裁等,使学生掌握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法律、法规。

(九)统计学概论

本课程主要包括统计学对象,基本统计资料取得的方式方法,统计调查设计,基本统计指标的形式,统计资料整理,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及用途,变量数值,集中与离散的测定;数据的各种常用处理方法与使用,派生指标的形式等。

(十)国际贸易实务

主要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及国际贸易实务。在理论方面,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图示与文字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介绍古典贸易理论到现代贸易理论的演变;在贸易政策分析方面,分别了解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贸易条约和协定,尤其是对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学习。在贸易实务方面,扼要地了解贸易术语,合同履行及贸易方式等。

(十一)证券与投资

本课程是证券投资与分析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课程在介绍股份公司与投资学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与是实务,其主要内容包括:证券理论,股份公司与证券投资,证券投资的特点、分类和程序,证券投资收益分析,证券投资分析决策,证券市场的管理等。

(十二)财务管理

本课程主要讲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会计的职能、要素、原则、方法、会计等式、借贷记帐法、借贷记帐法的应用,帐户分类,会计凭证、帐薄、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会计工作的组织等内容。

(十三)管理信息系统

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软件的开发流程,需求分析、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编码方法,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维护,软件的编程,调试和维护,使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十四)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是一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信息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软件。本课程讲述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以及面向对象进行数据库管理程序设计的方法。通过学使学生能进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开发使用,维护。

(十五)现代物流学

主要学习现代物流学的基础知识,现代物流要素分析,现代物流系统,现代物流管理,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现代物流成本,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等。

附:

1经济信息管理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欢迎光临本站!×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