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对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软件测试与软件文档编写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面向软件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应用和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与软件文档编写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人才规格
从社会需求和实际工作岗位划分来看,从事软件开发的人才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程序开发人才、中级程序开发人才和高级程序开发人才。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的培养层次定位应该以初级程序开发人才为主,兼顾中级程序开发人才培养。
1、知识要求
(1)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它科技文化知识;
(2)具有较高的中、英文水平,能熟练地运用、处理本专业一般性中、英文技术资料,能熟练的阅读与运用英文专业资料;
(3)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4)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基本工具;
(5)掌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6)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控制及编程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1)掌握计算机软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先进的程序设计技术和主流平台与工具,具备规范化程序设计风格;
(3)具有一定的软件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能力,掌握主流开发环境与工具;
(4)具有现代软件开发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软件测试与文档编写能力;
(5)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6)具有对软件新技术、应用新领域的独立分析及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7)自我学习、知识技能的更新、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具有热爱祖国、爱同学同事、爱家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践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2)道德素质: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3)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身心素质:掌握并爱好一种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目的。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军事知识。
(2)职业素质
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探索改革精神:尽量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
4)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三、学制及招生对象
学制: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三校生。
四、人才培养模式
(一)入学及毕业教育
入学及毕业教育是学生认识所学专业、规划大学生活及职业生涯的重要前提。本专业新生入学时需接受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辅导员需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和教育,使其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结合专业特点做出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是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加强纪律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常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军事训练由学校统一安排,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军事训练的考核由学生管理部门协助军训人员共同实施,参加军事训练并经过考核合格(军事训练与理论教学为两周)。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见附表1。
(四)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专业技能训练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两部分。专业基本技能指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职业技能包括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某项专长,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和业务。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校内实验实训课程、职业技能比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参观学习以及业务实习的方式展开。
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专业单独进行职业技能的考核。
(五)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社会调查由学院团委负责组织,由专业教师进行选题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的时间以三周为宜,学生应根据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评分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记入学生档案。
(六)社会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和劳动意识。公益活动可以由学院统一安排也可以由学院团委组织安排。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一次学院或系(部)组织的社会性公益劳动。公益活动的考核由团委实施,参加公益活动并经过素质拓展认证。
(七)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进行实际项目如:MIS系统的开发以及网站系统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第五学期初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布置,在第六学期末完成设计和答辩工作。
五、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旨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经验的养成,培养学生将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运用于工作的能力,利用感性认识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由入学及毕业教育、军事训练(80学时)、各课程实验、上机练习、专业技能训练(课内实验、独立或综合实训)、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岗位职业素质培训等内容组成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安排表
|
项 目 |
学 时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
|
实 践 课 |
1 |
军事训练 |
80 |
√ |
|||||
|
2 |
计算机应用实训 |
32 |
√ |
||||||
|
3 |
电路分析基础 |
24 |
√ |
||||||
|
4 |
C语言 |
40 |
√ |
||||||
|
5 |
数据库应用 |
24 |
√ |
||||||
|
6 |
C#程序设计 |
32 |
√ |
||||||
|
7 |
数据结构 |
24 |
√ |
||||||
|
8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32 |
√ |
||||||
|
9 |
JAVA程序设计 |
24 |
√ |
||||||
|
10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
20 |
√ |
||||||
|
11 |
ASP.NET |
24 |
√ |
||||||
|
12 |
J2EE程序设计 |
24 |
√ |
||||||
|
13 |
软件工程 |
24 |
√ |
||||||
|
14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24 |
√ |
||||||
|
15 |
专业英语 |
2 |
√ |
||||||
|
16 |
UML |
24 |
√ |
||||||
|
17 |
软件测试技术 |
24 |
√ |
||||||
|
18 |
XML |
24 |
√ |
||||||
|
19 |
项目管理 |
20 |
√ |
||||||
|
20 |
编译原理 |
24 |
√ |
||||||
|
21 |
Linux编程技术 |
24 |
√ |
||||||
|
22 |
职业素质训练 |
80 |
√ |
||||||
|
23 |
毕业设计 |
320 |
√ |
||||||
|
合计 |
970 |
||||||||
(二)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应获取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为: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合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其它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
微软MAC C++/C#/VB.NET程序设计证书;
微软MAC ASP.NET程序设计证书;
Java程序员证书;
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三)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具备了一定专业素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具体条件如个人兴趣特长等,于第六学期选择到各单位进行的业务实习或锻炼。学生要充分利用学院、就业指导机构为其提供的相关信息和实习渠道,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实习机会,为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而努力。毕业实习为二至三个月,以实习单位加盖公章的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作为考核依据。
六、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学时分配
|
项 目 |
学 时 数 |
百 分 比 |
||
|
理 论 学 时 分 配 |
公共基础课 |
578 |
31.6 |
|
|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选修课) |
1250 |
68.4 |
||
|
合 计 |
1828 |
52.6 |
||
|
实 践 学 时 分 配 |
实验、实习、实训、军训 |
1090 |
66.1 |
|
|
工厂企业实际操作 |
560 |
33.9 |
||
|
合 计 |
1650 |
47.4 |
||
|
总 学 时 |
3478 |
|||
|
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 |
1.11 : 1 |
|||
注:实践教学含军训80学时、岗位职业素质培训80学时。
七、毕业条件
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或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合格,准予毕业。
两种证书结构要求如下(任一组证书结构均可):
1、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证书 + 计算机证书 + 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证书 + 计算机证书 + 专业综合技能测试成绩合格单。
八、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C语言程序设计、C#.net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 2000、计算机网络基础、UML、J2EE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
(一)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是一种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具有表达简洁、控制流与数据结构先进和操作功能丰富等特点。本课程从C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规则过渡到较复杂的程序设计,要求掌握高级语言的一般特点,具备语言、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其他高级语言的自学能力。
(二)C#.net程序设计
《C#.net程序设计》的教学目的为:学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和方法;学习用C#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和掌握.Net平台环境和工具,提高调试程序和使用开发工具的能力,为从事软件研制开发打下基础。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由实践到抽象,逐渐掌握用C#语言设计控制台应用程序,用C#语言和.Net框架类库设计单独的、C/S结构或三层结构分布式的Windows应用程序,B/S结构分布式的Web应用程序的技术,以及设计最新的Web服务的技术;掌握开发现代应用软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使学生能胜任国内IT行业市场对应用软件程序和开发人员的工作。
(三)数据库应用
《数据库应用》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SQL Server 2000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技术,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数据库系统的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开阔思维、掌握数据获取、组织、分析、管理和开发的知识,获得数据库应用开发的能力。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本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Windows2000 server组网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网络建设和网络管理技术,使学生将网络理论、技术、应用融为一体,是一门结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
(五)UML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 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Rational Rose是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强大的可视化工具。 Rose模型是系统的图形,包括所有框图、角色、使用用例、对象、类、组件和部署。
(六)J2EE程序设计
《J2EE程序设计》课程包括Java的各个方面,以及开发环境,设计模式,和经典案例分析等实用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J2EE开发的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设计经验,可胜任企业级应用的设计和开发等实际工作。
(七)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课程介绍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典型的技术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实用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方向;掌握如何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以及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
(八)软件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介绍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软件工具、软件测试的一般性理论、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难点与ISA的相关解决、软件自动化测试质量的规范和度量、Panorama测试软件的安装和设置、软件系统结构与系统流程的自动化分析、软件质量自动评估分析、软件测试文档的自动生成、软件自动测试和测试用例生成、内存自动检查分析、故障自动跟踪分析、软件测试用例的自动回收、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实例分析等。
附:



返回列表


